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指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开发利用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显现化,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2022年12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建立首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目标和要求。目前,北京现阶段社会资本参与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生态产品的投资大、回报少,主要靠政府补偿,亟需社会资本的加大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力度。

现阶段,北京生态产品价值社会资本参与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需加快步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对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的科学估值、标准化定价,是生态资源到生态资产转化的关键。目前,北京市仅在延庆区开展了全区GEP核算,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核算方法、核算过程、核算成果应用等尚未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应用。全市市生态项目在投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往往难以形成合理的对价,难以形成社会资本科学决策支撑。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企业融资渠道需丰富通畅。绿色金融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国内很多城市已经依托“生态银行”定制出类型多元的绿色金融产品,吸引优质市场主体经营开发。目前,北京市生态金融产品类型较少,生态产品“抵押难”,贷款难度大,企业融资渠道并不顺畅。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企业政策补偿获得感不强。目前,现有的各类生态补偿类资金由不同部门归口管理,多以项目补偿、单一指标补偿为主,补偿额度无法与生态保护总体绩效挂钩,欠缺灵活性,无法形成有效的政策合力,且大多补偿资金没有对承担生态修复和保护的企业进行补偿的政策与程序,企业无法根据生态绩效的增加获得生态补偿,很难调动其积极性。

多措并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北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筑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一是尽快完善并出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在延庆试点基础上,尽快完成全市范围核算,区分生态涵养区与房山、昌平等既有平原区又有山区的区域,加快推进确定全市GEP核算标准,为社会各方参与创造基础条件。二是全面应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将其成果作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打通核算、经营开发、抵押融资的市场化全链条。

统筹用足政策工具箱。一是加强各部门联动,用好现有生态优惠政策资源。如贯通生态环境部门主导的EOD项目、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优惠政策,吸引有意愿的社会资本投入。二是政府主导,按需统筹,探索前端生态修复与后端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联动机制。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产业化同主体实施、一体化谋划的新路径,建立“生态保护—价值转化—可持续投入”的正向反馈机制,吸引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三是探索点状供地依法依规创新,保障生态产品项目顺利落地经营。强化参与保障政策创新,鼓励企业参与生态修复,按一定的标准给予合理的用地政策配套。

优化生态产品开发收益分配机制。强化参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的社会主体和当地农民利益保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 “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和利益联结等模式,走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企业营利、村民受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摒弃银行的“当铺思维”,重视生态产品的长期回报价值,形成生态产品、生态环境“可抵押”的创新思维,协调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多种生态金融模式,畅通“生态+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作者:北京市委党校64期中青二班学员)张帅 杨耀淇 宋璨奡 李小龙 朱研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